如前所述,庄子在创作上主张“天籁”般的“自然”,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“天籁”般自然的境界呢?按庄子的意见,这就要进入“虚静”的精神状态。“虚静”说的思想要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。
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“道”,“道”是决定整个宇宙人生的绝对精神,它主宰着万事万物,也主宰着美。庄子认为最高的美不在现象界,而在“道”这个本体界。或者说“道”才是客观存在着的最高的美。庄子说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圣人者,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,是故圣人无为,大圣不作,观于天地之谓也。”[19]在庄子的心目中,观于天地,既是观“道”,也是观天地之“大美”。道和美是二而一的东西。从一定的意义上看,最好的诗也就是“大美”之一种,诗与道也是二而一的东西,如果庄子也主张诗的话。道—美—诗三者在一个链条上。问题是,人们怎样才能接近和把握道—美—诗呢?在庄子看来,这就要进入“虚静”的精神状态。庄子在《天道》篇中说:
虚静推于天地,通于万物,此之谓天乐。[20]
意思是说,虚静之心推广于天地之间,通达于万物,这就是天乐。而天乐就是道,也可以说就是最美的诗。所以人们要接近道—美—诗这个链条,就非进入虚静状态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