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料,正当老秀才闭目思量时,少年说话了:“老先生,学生算出来了,长阔共60步。”“什么?!”老秀才一听,惊奇地从椅子上跳起来,一把夺过少年演算出来的草稿纸瞪大了眼睛看起来:“啊,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的?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算出来了。妙哉!老朽不如。”老秀才转过脸来,对少年夸奖道:“神算,神算,怠慢了,请问高姓大名?”“学生杨辉,字谦光。”少年恭敬地回答。
后来,在老秀才的指导下,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,数学知识得到全面、系统地发展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,并享有数学“宋元第三杰”之誉。
算学制度始于北宋初年,但宋初并不重视算学,至宋神宗元丰年间才开始颁布条例。并于元丰七年(1084年)刻《算经十书》于秘书省。宋哲宗元祐初年的时候,朝廷打算重修算学,但有困难。宋徽宗崇宁三年(1104年)的时候才正式重修算学。
由此可见,到崇宁三年(1104年)的时候,才正式建立算学,即国家培养算学、历法人才的专科学校。当时招收的生员为二百一十人,主要学习各种算法以及历算、三式、天文书等,学业期满,如太学按三舍法“推恩、通仕、登仕、将侍郎”等。到了北宋末年,算学制度颁布了可谓很多,但南宋初年,州、县学皆因战乱而停废,宋高宗绍兴十二年(1142年),宋金和议后,才渐次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