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也有些人抱怨,说如今倒是书多了信息大爆炸了,加上网络厉害文化过剩,弄得反倒很容易上“泡沫文化”的当,他们总希望能身处“恰到好处”的文化环境里,俯拾方便,唾手受益。期盼文化环境日益优化固然有理,社会生活的走向也确实如此,但个体生命不能等待一切都优化后再营养、提升自己,正确的态度应该如马国馨那样,不仅强化自己的入土根须,还能自觉生长、延伸自己的生命气根,在有局限性的成长空间里,捕捉、筛汰、吮吸、消化有益的成分,厚积薄发,潇洒创新,结出艳丽的事业硕果。
§漫话水泥
那天偶然看几眼电视上的古装剧,大概是在某新建的古典式园林里拍的外景,一看就觉得假,那些桥栏廊栅分明是水泥制造的,剧里的男女主角跑到一个小丘上的攒尖顶的亭子里去卿卿我我,那亭子也让我看出来全用水泥构件建造,不禁更啧啧叹假。
我当然懂得,现在不少仿古建筑大量采用钢筋水泥材料,是为了节约木材。以木料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,这种建材选择到20世纪70年代仍是中国造屋时的主流,尤其是在农村。但是,由于过度地砍伐,我们的木材资源很快就呈现出负增长的局面,不得不慎用木材。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框架以砖为墙以瓦覆顶,砖瓦要耗费大量农土,也渐渐成为需要另寻新材替代的东西。在这种情况下,水泥,或者说混凝土,当然就成为大普及的惯见建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