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里,他所评论的既有先秦时代的老子、商鞅、苏秦、张仪、白起等人,又有稍前于他的哀帝时以敢谏闻名的丞相王嘉,还有与他同时代的那个曾说曹操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的许劭(字子将),从而使他能取人之长,避人所短,成为智慧、道德的一代楷模。
正是根据这些事实,《三国演义》的作者才创作了“舌战群儒”这场精彩的好戏。当严峻以挑战口气问诸葛亮“治何经典”时,诸葛亮回答:“寻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兴邦立事?且古耕莘伊尹,钓渭子牙,张良、陈平之流,邓禹、耿弁之辈,皆有匡扶宇宙之才,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……岂亦效书生,区区于笔砚之间,数黑论黄,舞文弄墨而已乎?”批驳得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。当程德枢讥笑他:“公好为大言,未必真有实学,恐适为儒者所笑耳”时,他痛快淋漓地斥责了那种“惟务雕虫,专工翰墨;青春作赋,皓首穷经;笔下虽有千言,胸中实无一策”的“小人之儒”,指出这种人“虽日赋万言,亦何取哉!”
可见,诸葛亮的“通才”并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,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和领域,而是百事皆学皆通,凡事都能洞若观火。诸葛亮的魅力,相信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现代人。我们在神往“诸葛风采”的同时,要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原因,从而更踏实更灵活地充实自己。只有如此,才有可能让自己拥有登山涉海的本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