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幸福感强调个人潜能的实现,是一种不仅仅获得快乐,还包含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,是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。研究者(Ryff et al.,1995)提出自主性、环境控制、个人成长、生活目标、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六个维度,作为心理幸福感的指标。
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,主观幸福感的哲学基础是快乐论,心理幸福感的哲学基础是实现论。因此,对幸福感理解存在分歧,从主观幸福感来看,快乐就是幸福,而实现论者更为关注自我实现与人生意义。主观幸福感把快乐定义为幸福,具体来说就是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,较少的消极情绪和更高的生活满意。而心理幸福感研究者认为,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,应该从人的发展、自我实现与人生意义角度进行理解,幸福感是人们与真实的自我协调一致,是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,是自主、能力、关系需要的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