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次,在我看来,正是因为这种关键性因素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,笛卡尔虽然不满足于当时学到的书本知识而努力去阅读“世界这本大书”,但是出于上述竭力追求彻底的确定性、明晰性的基本倾向,他在进行哲学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前提和手段,却根本不具有这本大书所具有的任何运动变化特征,反倒是力图把所有具有主观内容的、难以形式化的特征都消除殆尽。出于把哲学体系建设成像数学那样严谨的科学体系的愿望、通过运用普遍怀疑的研究方法,并且通过确定“我思,故我在”的具体推理过程,笛卡尔为其心灵哲学研究设定的基本前提,实际上具有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,即首先确定“人是机器”,进而把心灵完全看作“刚性”的“实体”。
说到“人是机器”,许多人都会想起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,因为其最主要的哲学著作的题目就是《人是机器》。不过,早在拉美特利及其著作为人所知之前很久,笛卡尔就已经把人看作机器并通过撰写相应的著述加以论述了[7]。当然,我们提出这一点的目的,绝不是为了给笛卡尔争得“发明优先权”,而是希望充分强调笛卡尔的哲学观,特别是其心—身二元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“人是机器”,从而把他的基本立场、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揭示出来。在他看来,人的五脏六腑与钟表的齿轮毫无二致、拨紧发条就能够运转,血液循环就是发动这种机器的动力,外部刺激通过神经传给大脑、在松果腺里告知“动物灵魂”,再由后者发出相应的应对指令,诸如此类。因此,尽管人们未必认为“人是机器”是笛卡尔全部哲学观的基本前提,但这种观点是其心—身二元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却是确定无疑的。而且,更加重要的是,如果现代心灵哲学以笛卡尔为学术先驱,而又没有通过引进现实的社会维度实事求是地看待人,从而真正彻底地改造这个基本前提,那么,我们就可以有理由说,现代心灵哲学的基本前提就仍然在沿用笛卡尔的这种观点,尽管因为这种观点的荒谬性过于明显而不再极其明确地宣称“人是机器”,而是以心照不宣的方式将其隐含在终极的学术前提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