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与此同时,陌生人社会前期,由于刚步入陌生人社会的紧张、焦虑和互不信任,又会增加社会运行的成本,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。各地频频出现的老人摔倒没人扶的类似事件让人们感到心痛又困惑: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如此冷漠?这种冷漠不是偶然的,而只是一种必然结果。因为在个体步入陌生人社会以前,我们早已习惯用戒备的眼神、怀疑的心态来对待陌生人。家长会教育孩子“不吃陌生人的糖果”“不给陌生人开门”;在家中叮嘱老人“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”“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”;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“不给陌生账户打款”;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“陌生人搭讪别轻易理睬”……
在陌生人社会初期,多数人会本能地希望把必须要相处的“陌生人”变成“熟人”,因为“熟人信得过”“熟人好办事”。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,则首先选择不信任。公共场合看紧自己的包,如果别人委托看包,多半会摇头。面对陌生人的求助,心里先犯嘀咕:“不会是陷阱吧?”看到小偷,犹豫是否要干预,担心过后被报复。而诸如“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”“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”等案例,更强化了“帮助人可能惹麻烦”的心理,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。与此同时,互不信任又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。一方面,对陌生人处处提防,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;另一方面,抱怨“人性冷漠”“道德滑坡”。一方面,指责他人“麻木不仁”“见死不救”;另一方面,又提醒亲人、朋友遇事少出头。